Wednesday, June 30, 2010

扬琴

前两天和各位介绍了二胡...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扬琴好了...
扬琴,在本校有位学生弹起它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她是谁???她就是我们华文学会的在籍主席...
杨淑燕同学...如果各位对这乐器有兴趣想学的话,
可以向我们的主席指教指教噢...
她为人和蔼可亲,很好相处...
好了,让我们进入正题吧....

扬琴弹轮技法的训练



 一、首先从空弹练起

其目的是正确掌握固定琴竹柄的动作要领,更有效的取得琴竹杆的弹动。用三点固定法,使琴竹头在空中往复弹动,待弹动完全消失后,再把手放松。

手腕向下的动作大、运动速度快(动作迅速),就会使琴竹杆充分地颤动起来(再加之紧紧地固定住琴竹柄),琴竹的弹动时间也就能保持得长;动作小,运动速度慢,琴竹杆不能充分颤动起来,琴竹的弹动时间维持的也就短。在练习空弹时,要同时注意动作和力度的配合。

  二、在琴弦上练习弹轮

空弹时,由于琴竹头没有接触到琴弦,也就是没有被弹对象,所以,琴竹的弹动才容易保持。当在琴弦上练这一技巧时,琴弦便成了琴竹头反复弹动的阻力,这样,由于琴弦的被击动,也就产生了一定的反弹力,但其能量有限。

在琴弦上练习弹轮,可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演奏弹轮的技术。

  关于琴竹杆在其弹动过程的衰减

琴竹杆在弹动过程中,存在着上下摆幅的自然衰减,即:开始时上下摆动幅度大,然后,摆动幅度逐渐变小,直至完全消失。

如果控制琴竹的手在使琴竹弹动起来之后,就在一定的位置上保持不动,开始几下还能击到琴弦上,而随着弹动幅度的衰减,尽管琴竹杆这时还存在着弹动现象,但已经接触不到琴弦了。

要想使琴竹头,在琴竹杆的弹性消失之前,充分保持住其在琴弦上的往复弹动(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就需要随着琴竹杆的弹力的衰减速度,来调整琴竹柄的角 度,其角度调整的速度,要与琴竹杆弹动性衰减速度相符。也就是以食指为轴,往上方抬手腕关节(即:让腕轴心沿食指轴心向上移位)。如抬的过快(腕轴心移动 过快),则会使琴竹头“压死”在琴弦上;而抬得过慢(腕轴心移动过慢)则由于琴竹头已击不到琴弦而使弹轮中断。另外,要注意调整弹动衰减过程中琴竹柄的角 度。

弹轮分双弹轮(符号“丰”)、左弹轮(符号“=|”)、右弹轮(符号“|=”)。

  双弹轮与单弹轮,在其使用上,基本上可以互相通用。当演奏单音旋律时,要求有一定的力度,这时,应用双弹轮。双弹轮的特点是效果容易保证,发音饱满、有“音头”,即:重拍。

  在演奏双音,同时下击时,一般就会由上声部(左竹)担任单弹轮。在单音旋律中,对于要求轻而短的弹轮时,也常用单弹轮。如在装饰音上需奏单弹轮。

  双弹轮的击奏过程

其主要成分是左弹轮,只不过是在左弹轮下击前,先用右竹用力下击一次,左竹立即向下做弹轮动作,由于两者之间是连接非常紧密,又象同时下击,实际上是右竹 先,左竹后,右竹处于重拍音头位置。我们可以找一些节奏型进行双弹轮和单弹轮的练习,但在弹轮的练习过程中,不要集中一块儿练。即一个个弹轮连起来演奏, 因为这个技巧,需要臂、腕、指有一定的紧张,持续练习会使肌肉过度疲劳。应注意善于拉开距离,在弹轮之间要有放松的过渡性节奏。使手臂各部位在紧张之后得 到放松。这样紧一下,松一下,又紧一下又松一下,有规律,有节奏的进行练习,就不会有手臂僵持酸痛的感觉了。

Monday, June 28, 2010

二胡

今天所要向各位介绍的就是...
华乐乐器里的其中一种...

二胡的运弓技术


 二胡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近年来,二胡演奏技法日趋丰富和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所谓“三分指法,七分弓力”,运弓始终是二胡演奏过程中最核心的技术环节,是衡量二胡演奏水平功力的关键,同时也是二胡演奏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 以放松的心态进入演奏状态

  科学的演奏方法,在动作上应该是放松和自然的。

  (一) 结合生活,保持自然状态。动作要生活化,并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科学的放松原则是指,绝不盲目胡乱地把劲使在不该用的地方,而要将力量集中用

在必要的点上。 比如,演奏时两腿放平,两脚着地,这是符合自然状态的,又如,演奏时两肩应该自然下垂,这样既轻松、美观,又便于充分利用手臂的重量。

  (二) 充分利用自然重力,提高能量转换率。演奏中利用自身重力的帮助,能为我们节省很多不必要浪费的力量。如二胡演奏中弓子贴弦的力量,就主要来自于手臂本身下沉的重力,再经过中指和无名指的动作来改变力的方向,从而形成弓毛对琴弦的一种斜向压力。

  二、 养成良好的持弓、运弓姿态

  演奏好二胡除了左手要松弛灵活,基本功扎实,富于弹力外,右手的持弓运弓技术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内容。

  (一) 持弓方面。持弓是二胡演奏首先遇到的问题,应当如何持弓,右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将弓子放在食指与拇指之间,起着支持、稳定运弓的作用。食指自然弯曲附着在 弓杆上,食指与弓杆、马尾的接触点都应是控制运弓的着力点。拇指平放在弓杆与马尾之上拇指前端与食指第一关节处相会。中指与无名指稍稍错开向内自然弯曲呈 拱状搭在马尾上。小指向内自然

弯曲依附于无名指。当然,持弓的手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手腕在运弓中的动作变化,持弓的手型也随之改变,但有两点要加以 强调:第一,拉内弦时,弓子向虎口深处滑脱。第二,持弓过于靠前,拇指拱起只有指肚一个点接触弓杆,这样虽然灵活性加强,指感加强,但不能把握大力度的运 弓,尤其是内弦的大力度运弓。

  (二

) 运弓方面。科学合理的运弓理论,首先不能再有“谁带动谁”这样的动作要求。有“带”就会有“被带”,而事实上有“被带”就会变为“被动”。手是人体最敏 感、最灵巧的部位,二胡的演奏同样是用心灵与手演奏,加强手指对琴弦的亲和力以及技巧上的训练,做到“得心应手,人琴合一”。总之无论长弓短弓,都要学会 用充满灵性的手指、手腕的感觉来运弓,开发手指的灵巧能力,全方位地把握运动中的平衡稳定。

  三、 几种常见运弓动作的技术要点

  (一) 慢长弓技术的运用。

慢长弓演奏的基本技术要求有以下几点:1、重量的运用。一些演奏者往往忽略的是,运弓过程中只注重牵引弓子运动的肌肉力量,而忽视了弓 子以及手臂的自然重量的作用。这样就会导致身体的紧张和自然重量的浪费,也会导致琴弦振动不够充分,声音干瘪、缺乏应有的共鸣;2、弓速、用力的均匀。演 奏慢长弓时要保持均匀的弓速及在不同的弓段保持相同的力度,是保证音质均匀,声音统一的重要前提,忽快忽慢的弓速及力度不匀的弓段常导致声音不稳,音色不 够纯净。

  (二) 中速弓技术的运

用。中速弓即用中等速度来进行运弓,是介入慢长弓与快弓之间的一种运弓技术。这类弓法的基本要求是,音质要干净,有力度,且换弓流畅。中速 弓,应是整个右臂各关节在积极协作的基础上,不允许任何一部分过于紧张或放松,来保持运弓动作与音响效果高度集中的统一,这便是协调的“相对放松”的状 态。

  (三) 快弓技术的运用。快弓一般用来演奏十六分音符,当然也有例外。常用来表现热烈、愉快、激动、紧张的情绪。在演奏快弓时,要求上臂内外旋转与手腕的屈伸动作 较小,弓子平直稳定,左右手配合良好。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1、手腕灵活,手臂稳定。2、弓毛紧贴琴弦保持声音的饱满。

  弓法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离不开演奏者本人的勤学苦练和不懈努力。二胡功力的提高,就是在不断的超越自我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而且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有待我们一起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

Thursday, June 24, 2010

华乐团

今年,
我校创办了前所未有的华乐团...
由本学会顾问老师张永隆老师带领...
许多华裔弟子都参与了这团体...





这些团员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
为华乐团发扬光大...
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精彩的表现与演出吧...

Sunday, June 20, 2010

书法艺术的文房四宝

上回和各位介绍了如何学习书法...
因此,今天便向各位介绍书法的必备品...

书法艺术的文房四宝

毛笔字的书写用具,主要是笔、墨、纸、砚,通常称“文房四宝”。要学书法,就得了解这些文具,知道如何选择,怎样保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十分必要的。

  毛笔,相传是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也有的说“虞舜造笔”。

  其实,毛笔的历史比蒙恬、虞舜都早得多。原始文化的仰韶彩陶上,就有用毛笔绘制的纹饰,露锋之处,一根根笔毛的痕迹都清清楚楚。它的历史比文字还早,距今至少有6000多年了。

  汉字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且饮誉世界,同采用了毛笔这种特制的书写用具有莫大关系。毛笔笔头是用羊、狼、鼠、兔等的须毛制成,因其柔软,可轻可 重,可粗可细,方才可能写出天成人妙的奇异点画,形成出神入化的艺术妙境。毛笔其他质料的工具,也可以写出各种漂亮的字体,但是却难以取得有如毛笔书法这 样高的艺术成就。

  毛笔制作积几千年之经验,而最负盛名的当推湖笔。湖笔因产于古代湖州而得名,创始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历史。

  毛笔有软毫、硬毫和兼毫之分。

  软毫:性柔软,易濡墨;制作原料多选取羊毛,故俗称羊毫。书家有的认为用羊毫易练出笔力,主张初学者以选用羊毫为宜。我的体会是,中小学生习字,多从中楷开始,宜先求工整。羊毫虽佳,却难掌握,用兼毫较为合适。

  硬毫:性强劲,不能多含墨;选取黄鼠狼尾毫为主制成,故俗称狼毫。练习小字,为求工整,宜用硬毫。

  兼毫:属中性,刚柔兼济,是兼用羊毫与其他兽毫配制成的。野兔豪毛色近于紫,故兔豪又称紫毫。依比例,有七紫三羊、三羊七紫、五羊五紫,则称紫羊兼。

  如何选笔?

  一是大小软硬要合于实用。一般说,写大字用大笔、软笔;写小字用小笔、硬笔。

  二是笔尖要圆如锥,捺如凿,具备圆、尖、齐、健四个特点。圆,是笔头圆聚饱满;尖,是指笔尖锋颖如锥;齐,是将笔尖润开捺平即捏扁,锋如凿刃一 样平齐;健,指笔锋有弹性,劲健有力。可将新笔蘸些唾液润开,在大拇指甲上来回绕圈儿。若圆转自如,绕罢提起,笔尖自然收束,回复尖挺,就可以。

  如何护笔?

  新笔启用,笔头上有胶,须先用温水(不能用热水)浸泡,让其发开,名曰发笔。注意不可硬捻,更不能用牙咬开。小楷笔可发开笔头的2/5,中楷笔可发开1/2,大楷笔可发开2/3。一般说,毛笔不宜全发开,全发开则软弱无力。发开多少合适,终归要看使用起来是否合适。

  毛笔用过后,大字笔要用清水洗净,不留宿墨,再将笔头理顺,笔头向下,悬挂起来。小字笔,要用笔套保护起来,以防笔豪胶结。若长期不用,则要放入匣或囊中,放入樟脑,以防虫蛀。

  墨,相传周宣王时“邢夷始制墨”。有学古考证,邢夷当为刑夷,换言之,即古代有了刑罚之后就有了墨。古籍记载,舜时有五刑,其中之一为墨,就是 在犯人额上刺绞,用墨涂上,也称黥刑。这样,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有墨了,约有4000年历史。商代甲骨背面也发现多有墨书。秦汉墨丸也有出土。

  古代用墨非常考究。汉代隃麋(今陕西千阳)以制墨而闻名,故隃麋成为古墨的代称。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所著《笔陈图》说:“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 郡之鹿角胶,10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当时制墨,不仅讲究墨烟,讲究用胶,还要放入珍珠、麝香等药物,以增强墨的光泽, 颜色,除祛异味,令有香气。唐末出现了以制墨而名闻于世的墨工奚超、奚廷圭父子。

  奚氏后南迁安徽歙县,奚廷圭被南唐后主李煜任命为皇家的墨务官,赐姓李,故后世又称李廷圭。李廷圭所制之墨,香味浓郁,光泽如漆,当时就与黄金 等价。宋时已成为文林珍宝,已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感叹了。宋人何薳著《墨记》、晁贯之著《墨经》,出现了制墨的专著。近世有人统计,历代古人制墨 所用药物,仅见诸记载的就有50多种。不难想见,古人是多么重视墨这一用品了。

  墨的常见品种,按制作用的主要原料,大致可分为三类:

  松烟墨。主要是用松木烧烟,掺入适量的胶、药材和香料制成。而松烟墨又以徽墨为上上之品。

  油烟墨。即用油类烧烟制成,通常多用桐油、麻油、菜籽油,以及石油。制墨时亦掺入适量的胶、药材、香料。

  油松墨。以油烟及松烟混合制成。由于混合的比例不同,墨质有所不同。

  如何选墨?

  墨质优劣,从色泽与声音可以分辨出来。色泽以紫光为上,墨色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为下。轻轻击墨,音清者为上,音浊者为下。研于砚,其声细者为佳,粗者为次。

  如何磨墨?

  磨墨要用清水。清水以含有微量盐灰的水为优,次井水,次自来水,次蒸馏水。注意不要用茶水,也不要用热水。

  研磨时,墨要保持平正,要重按轻推,圈大力匀,平稳而缓慢。初研,水宜少,磨浓了,再加水,再磨浓。墨磨得要浓淡适度,太浓易使笔锋胶涩难用,太淡又易透纸。

  墨湿而再干,则易碎裂。可在墨外裹上一两层纸。用时不污手指,也可保护墨不碎裂。

  平时练字,为了方便,多用墨汁。墨汁过浓。可倒出少许与清水在砚中调和。注意不要往墨汁瓶中加水,那会使墨汁中的胶质腐坏发臭。

  纸,相传为东汉蔡伦所发明。考古发现,早在蔡伦之前200年,西汉初期已有粗糙的麻纸了。但在已发现的多种古纸中。凡比蔡伦时代为早的纸,如西 安灞桥纸、陕西扶风纸,名为麻纸,实为絮团,上面都没有写字;而在蔡伦之后的纸张,如新疆罗丰泊纸,甘肃武威旱滩坡纸,却都是用之于书写的,上有墨迹可 证。因而可以说、蔡伦是古代造纸术的革新家,古麻纸经蔡伦革新制作技术,才便于书写了。称其为纸的发明者,也是不过分的。

  纸的品类多不胜举,但用之于毛笔书法的纸张,历来以宣纸最著名。

  据考证,宣纸创始于南朝,当时有凝霸、银光之名。

  宣纸的集中产地在安徽泾县。泾县唐时属宣州管辖。后世泾县等地纸张也集中到宣城外销,故有宣纸之名。

  宣纸质地绵纫,纹理细密,宜于表达书画艺术的妙趣。同时,抗拉力强,不易虫蛀,便于长期保存,故有“千年寿纸”之誉。

  宣纸品类名称很多,如单宣、夹宣、罗纹宣以及珊瑚宣、虎皮宣、玉版宣等等。以纸质区别,可概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类。

  生宣,易吸水,渗墨,同时要注意墨的浓淡相宜。

  熟宣,是生宣经加明矾、骨胶等处理而成,不易吸水,纸质较硬。

  半熟宣,也是由生宣加工而成的,介于中性,能吸水,而不易渗化。

  宣纸是书画用的较为贵重的纸,初学写字,用纸不必太考究,要选用比较糙而涩的纸为好,通用的有元书纸、毛边纸、白麻纸均可。但不宜用过于光滑的纸张,如油光纸、拷贝纸等。纸糙涩容易练出笔力,光滑则用于练笔不利。

  砚,始于何时?古人不知,就将之归功于人文初祖的黄帝。东汉李尤撰《墨砚铭》就说:“书契既造,砚、墨乃陈。”意思是发明了文字,就有了砚和 墨。其实,在世上还没有文字之前,已有了砚。砚,最初是用于绘画,用以研磨颜料的。西安半坡发现有先民制陶时用以研磨颜料的石磨盘,且有研磨痕迹。这是已 知的原始石砚,距今约六七千年。比古史传说的黄帝时代还要早一两千年呢!

  1.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那里有座斧柯山,山下有水名端溪,山上出端石,制砚最佳,名曰端砚。

  端砚,以紫色者为佳,紫如猪肝者最佳。发墨快,不损毫,有墨不易干,天寒不易冻。

  2.歙砚

  歙砚,因所用砚材出之于唐代歙州而得名。歙州所辖多县均产歙石,但以龙尾山(在今江西婺源)所产歙石最佳,故又称歙砚为龙尾砚。

  歙石一般色泽黝黑,略显青碧,用碧云形容其色泽是很贴切的。歙石中质地优异的多有金星、金晕等。金星、金晕,大的似豆,小的似鱼子。这金色的 星、晕,是硫化铁的点滴物,硬度大,既易挫墨,又易伤笔,但光泽闪耀,灿若飞星,惹人爱怜。砚工精心布置,妙用瑕瑜,将星晕处雕作砚床,而将无星晕之中心 雕为砚堂。有若俏色玉雕,变瑕为瑜,相得益彰。

  3.洮砚

  产于古代洮州。今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为洮砚的集中产地。洮砚是以洮石制成的。洮石出之于临洮大河中,故以洮名。洮砚石质坚而润,发墨快,蓄墨久而不下,固之成为名砚之一。

  洮砚以绿洮、红洮最为著名。绿洮是用绿漪石制成。深绿的称鹦哥绿,淡绿的称柳叶青,色绿带波,优美自然。红洮古称野鸭血:今称玫瑰红。色红雅丽,细润纯净。

  三大名砚的共同特点:砚石质地坚润而细腻,坚而不燥,腻而不滑。

  坚润不燥则易于发墨。细腻不滑则出墨块。

  初学写字,选购石砚,只要石质不大光滑,而又不过于粗糙,就可以使用。但要选有砚盖的砚。这样的砚,便于蓄墨,可免于风吹墨汁干涸。砚用后,要洗净。在砚心少贮清水以养砚。尤要防沾油污。


Tuesday, June 15, 2010

如何学习书法

其实热爱书法的华裔弟子真的有很多...
可是往往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开始下笔...
在此,就向各位介绍下

如何学习书法
作者:佚名

  学习书法从哪种字体入手好呢?对于这个问题,书法家们各自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从篆书入手好;有的说从隶书入手好;有的说从行书入手好。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从楷书入手较好。

  我之所以不同意从篆、隶入手学书,是因为学篆书首先遇到一个难以认识的问题,增加了学习的困难;其次,篆书兴起和通用的时代距离现在比较遥远。现在的入们,绝大多数不识篆字。当今,篆书作为一种字体,仍有其艺术欣赏价值,而其实用价值却已今非昔比。我认为,对于只想通过学习书法写出工整美观的楷书、行书以适应学习、工作需要的人来说,可以不学篆书。隶书比篆书易识易写,但与楷书比较起来,点画显得优柔有余,刚劲不足,并且结构易于分布平正,学好隶书再学楷书难,而学好楷书再学隶书易——这是就初学而言的,如果要想窥其堂奥,达到高深的艺术境界,学好任何字体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宋代书法家苏东坡说:“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楷书如站立,行书如行走,草书如奔跑。楷在这里是楷模、典范的意思。楷书点画分明,搭配匀称,形体方正,应规入矩,宜于初学。明朝书法理论家丰坊说:“学书须先楷法……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对于初学者来说,绕过楷书,直接学行书或草书,就会因为忽视了楷书的基本点画、结构的训练、写出的字容易出现点画不规矩,笔力不刚劲,疏密不匀称,结构不安稳,比例不适当等弊病。所以唐孙过庭说:“图真不悟,习草将迷。”明代汪砢玉也说:“近世多尚行草,未始学真而先习草,如人未学立而欲走,盖可笑也。”

  对于初学书法从哪种字体入手为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必要也不可能强求一致,只要得法并下得深功,从任何字体入手都能取得成就,可谓殊途同归。但其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所走路程的远近曲直恐怕就大相径庭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宜从楷入。

  楷书从汉朝就已有其雏形,魏、晋大为盛行,至隋、唐乃集其大成,初学者学习哪一朝代的为好呢?

  我认为从唐楷入手学书,有法可依,能把笔画写得方中矩,圆中规,直中绳,长短合度,轻重合宜,结构稳健,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人认为,唐楷法度森严,学习时容易被那严格的规矩所束缚,而提出初学应从魏晋入手,说这样可以把字写得天真烂漫,自由放纵。我认为要把字写得或古拙,或俊俏,或庄重,或飘逸,或丰伟,或潇洒,或肃穆,或飞动,总之具有一定的风格特色,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初学者却应力求结构的工整规矩。正如孙过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学不学平正,字就会歪斜无仪;但过于平正,又将呆板而无生气,所以又必须追求险绝;险绝过甚,便会狂怪无态,因此又要归于平正。这就是学书循环往复,不断升华的过程。以平正论,唐楷当之无愧。清代梁说:“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健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先学法度森严的还是先学自由放纵的,唐徐浩《论书》云:“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这话很有见地。我赞成先从点画瘦硬的唐楷起步。

  初唐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洁净,结构精严,对后世影响很大。欧书《皇甫君碑》最足以代表欧书险劲的风格,而且是已印行的欧体字中最清晰、神气最完足的。《九成宫醴泉铭》用笔朴厚凝重而又挺拔劲健,结体平稳中追求险峻。梁对欧字极为推崇,说:“写透欧书,碑版皆可书矣。”清朝杨守敬说:“欧阳信本之醴泉铭,赵子固推为楷法极则,人无异议。”初学者学此二碑,可避免结构松散的毛病。

  中唐书家颜真卿44岁时书写的《多宝塔碑》多用方笔,横轻竖重对比鲜明,富于立体感,结构方整严谨,宜于初学。颜真卿晚年某些作品笔画丰满雄强,结体宽舒,往往追求天真烂漫,返朴归真的意趣,初学易失于臃肿丑怪,不宜作为入门途径。

  晚唐书家柳公权所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用笔方圆兼备,点画清劲,有如铮铮铁骨,结体中心紧聚,四外舒展,学之能够得到瘦硬的笔画与严谨的结构。

  以上所举各碑,只要教授得法,学者持之以恒,在半年至一年内“入帖”是不成问题

Thursday, June 10, 2010

宗乡青第三届全国中学华文学会领袖研讨营

宗乡青第三届全国中学华文学会领袖研讨营
六月五日至七日里,华文学会不管理事还是学员们都参加了《宗乡青第三届全国中学华文学会领袖研讨营》。在六月四日(星期五)晚上七时三十分乘坐巴士出发。大约两个小时后,便抵达目的地便到报到处报到。有关单位给了他们有着他们名字的名片,两瓶矿泉水,两件营衣和一包晚餐。主办单位把他们分成三人一间房,而且是和来自不同州属的朋友们一起住...

第二天一早,所有营员在早上7.30乘坐主办单位所提供的巴士到Dewan Tunku Canselor。接下来的几天他们都在这礼堂进行一切的活动。到达后,所有营员们被分成四个国家,那就是秦国、赵国、楚国和齐国。而且每个国里都有12 个城市。首先,每个城市的营员们必须投票选出一位城主(组长)、一位副城主和一个史官(记录所发生的事)。这12个城市的城主必须带领他的‘城’员们面对挑战,每城的督导将会统计分数。分数最高的城市的城主将成为该国的国王。接下来,这四位国王将带领营员们破关斩将。在这四国的激烈争霸下,在最后一天将选出统领天下的皇帝。当天的汇报结束后,接下来就轮到破冰的环节啦。在这环节里,营员们将自我介绍。过后,便是午餐时间。在还没开始吃之前,城主们必须带领成员们向在座的各位请‘用餐安’。请了安过后,大家才能一起开始用餐。填饱肚子后,则得向在座各位请‘毕餐安’。
接着,主持开幕的嘉宾也到齐了,那就是本地著名歌手罗忆诗、罗明亮、杨万里。他们逐一向大家介绍了三好,也就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所谓:‘人人行三好,校园更美好’。除了提倡三好之外,忆诗和明亮也为大家高歌一曲。明亮为大家带来了一首萧煌琦的《一半一半》,而忆诗则为大家献唱她自创的《三好》。

过后,就轮到胡慧君小姐所主持的‘领袖的魅力’。胡小姐是RTM2话语新闻制作人兼主播。除此之外,主办单位很荣幸的邀请了马来西亚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黄赛芝上议员以及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颜炳寿先生为大家分享作为领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接下来,胡小姐与宗乡青总会学术文化委员会主任张瀚量则为大家分享对领袖的看法。讨论的要点是:
领袖的要素:(1)口才—演讲能力、发音吐字、辨才、语言能力、风趣幽默等。
(2)内涵/修养—成长背景、教育背景、人生背景等。
(3)公众形象—言谈举止、穿着造型等。
他们将进行团康活动...譬如说,猜成语、名句填充、用嘴巴咬着牙签串橡皮圈等。而且每一次的团康,工委们都会教他们新的拍掌方式。在这环节里,绝对少不了充满活力的营歌—《最美好时光》。接着就到交流会和研讨营理念分享的阶段。这环节则由营长许升耀先生和纪艳玲老师主持。交流会进行的当儿,营员们被鼓励发表意见以及发问问题。在研讨营理念分享的阶段,纪老师和营长向他们分享了有关筹备研讨营的过程,他们所经过的风风雨雨,沧海桑田...

第2天,他们第一个项目就是团康。接着,就是文艺活动。每位营员能自己选择要参与的项目:
(a)花灯—许连城先生
(b)剪纸—蔡金龙先生
(c)扯铃—巴生港口青年学校校友扯铃队
(d)茶艺—王振辉先生—茶叶的保健、冲泡方法、好壶条件等
(e)棋艺—刘芸蓁小姐—棋子走法和吃法、基本杀法等。
接着,大会邀请了爱FM三位主播:徐晓芬、林锦新以及吴俐谨为他们主持‘时事纵横谈’。除了为大家讲解时事,这三位主持人模拟了在电台主播的情形,让他们对在电台主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过后,则是文娱晚会汇报。工委们告诉他们,他们将会在这一次的的文娱晚会中的比赛项目中选出统一天下的国王。文娱晚会比赛项目有:
(1)话剧—每城派出3人
(2)合唱—每城派出8-9人
(3)啦啦队—每城派出8-9人
(4)广告—每城派出3人
汇报过后,每个营员都抓紧时间讨论、筹备及练习。晚餐后,文娱晚会便揭开序幕。这时,各国的子民们都卖力地欢呼来支持自己的国家。由于时间上的问题,导致隔天才能公布战绩。当大家都露出失望表情的时候,营委们带来一场时装表演秀。这场表演秀的服装是用环保塑料材料、纸张、毛巾等做成的,十分创意。接下来的环节就是传薪之夜。在这环节,工委们将诉说筹备这生活营的酸甜苦辣而营员们将说出这两天的心得与感想。当他们说出辛酸的事情时,大多数的营员们甚至是工委们的泪都在眼眶里打滚,有些则像珍珠断了线一样落下,这感人肺腑的一刻还真是难得一见啊!擦干了泪水后,拍拍肩膀,继续上路。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最后一天了。团康过后,孔令龙先生为他们主讲‘学会财务管理’。孔先生为他们讲解了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学会运作所面对的问题、财物的奥妙等。接下来的环节是‘读书会’。主讲人是纪老师以及张瀚量先生。他们大大地为他们介绍了《大江大海》这本书籍。他们摘取几页精彩‘精华’让营员们提出对台湾逃难时期的学生们的遭遇提出看法。此外,张瀚量先生也以轻松的言语为大概讲述了中国近代史。经过一番的介绍与讲解后,他们也从中获益不少。下一个环节是嘉宾分享会。在这时候,工委们演了一连串的短剧让我们从中提出意见、想法、看法等。午餐后,紧张时刻终于来临了,那就是战绩揭晓的重要时刻。结果,四个国王中唯一一位女营员--楚国的女王终于胜出了。这位女国王终于改变了历史,成为‘统一天下’的女皇帝。接着又是分享感言的时刻了。营员们及营委们分享了他们在营前及营内的感受、受到的困难等。最后,主办单位很荣幸地邀请到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来主持当天的闭幕仪式。拿督魏家祥致闭幕词后,他们全体营员和工委们一同来个大合照。之后,许多营员们各自拿出相机和朋友及督导拍照,好让这美好的回忆化成永恒。之后,营员们各自回去。

在这一次的研讨营中,他们从中获取的知识比在课业上的更多、更珍贵。除了增广见闻之外,他们认识了来自不同州属的朋友因此交朋友的空间也比较广大了。参与了这次的领袖研讨营他们学会了身为领袖必有的风范。除此之外,也提升了自己的领导能力...

这个活动真得非常有意义...
参与过的理事们回来纷纷说赞...
希望在来年的日子里,还能继续参与这有意义的研讨营...